2022新疆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www.watchcartz.com--新疆】
答案,拼音為dá àn,漢語詞語,指對有關問題所作的解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新疆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2022年新疆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按答題卷中的要求作答)
1. 考古學家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這些石器從早期到晚期有明顯變化,打制技術逐步提高。這表明北京人
A. 會制作工具????????? B. 有愛美意識????????? C. 懂得人工取火??????? D. 掌握磨光技術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笨芍?,北京人會制作工具,A項正確;"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與愛美意識無關,排除B項;“近10萬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與人工取火無關,排除C項;“刮削器、尖狀器、石錘等”與磨光技術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2. 下面三幅圖畫摹繪自敦煌莫高窟壁畫。這些原是北方少數民族的坐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地。這反映了
A. 內遷各族生活習慣一致?????????????????????? B. 祖國邊疆地區得到開發
C. 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 D. 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北方少數民族的坐具,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引入內地”可知,漢族接受少數民族的文明,這體現的是民族交融,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少數民族和漢族的交融,不是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民族關系,不是邊疆開發、 經濟重心南移,排除BD二項。故選C項。
3. 唐朝前期,先后出現了被譽為“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升平時期。這一時期
A?開通了大運河??????????????????????????????? B. 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 開創了科舉制?????????????????????????????? D.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唐朝前期,先后出現了被譽為“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升平時期,這一時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促進了政治的穩定,B項正確;隋朝開通了大運河 、 開創了科舉制,宋代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
4. 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指出,貨幣之流通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針,船只使用不漏水艙壁等都出現于某一朝代。該朝代是
A. 秦朝??????????????? B. 漢朝??????????????? C. 隋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宋朝商貿繁榮促進了貨幣量的增長,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年間中國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宋金戰爭中宋軍使用了火器,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規模宏大,設計科學,D項正確;秦朝、漢朝、隋朝不滿足材料的信息,排除A、B、C項。故選D項。
【點睛】本題解題關鍵分析材料信息,根據材料中出現的“貨幣、指南針、船只”等信息可得出是宋朝。
5. 這支隊伍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訪問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坦桑尼亞等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材料描述的可能是
A. 鑒真東渡??????????? B. 玄奘西行??????????? C. 鄭和下西洋????????? D. 甘英出使大秦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在明代,鄭和沿海上絲綢之路下西洋,他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訪問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坦桑尼亞等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C項正確;鑒真是到日本而不是到越南,材料說的是海路而不是陸路,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6. 如下圖所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難。這警醒我們青少年要
A. 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B.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C. 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 把握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趨勢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可知,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簽訂條約,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使我們意識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國必須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青少年也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傳統文化,民族自信心,民族多元化的信息,排除A、C、D項。故選B項。
7. 七七事變后,中國共產黨實行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堅持全面抗戰路線,提出和實施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和一整套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開辟廣大敵后戰場和抗日根據地,領導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英勇作戰。這充分說明
A. 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B. 世界各國人民團結合作才能贏得和平
C. 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D. 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中“中國共產黨實行正確的······提出和實施······開辟······領導”可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促進了戰爭最后的勝利,D項正確;中華民族的覺醒、世界各國人民以及東方主戰場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A、B、C項。故選D項。
8. 八年級歷史學習小組計劃在假期開展-次紅色主題研學活動,實地了解1949年4月23日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的史實。他們應該選擇去
A. 北京??????????????? B. 南京??????????????? C. 錦州??????????????? D. 徐州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在渡江戰役中,1949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結束,B項正確;平津戰役中,解放北平,遼沈戰役中解放錦州,淮海戰役中解放徐州,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
9. 他認定了寫實主義的藝術目標,一往無前為之吶喊、傳播和奮斗;他創作了《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一大批藝術精品,表現出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精神。他是
A. 徐悲鴻????????????? B. 齊白石????????????? C. 冼星海????????????? D. 聶耳
【答案】A
【解析】
【詳解】徐悲鴻在1930年完成油畫《田橫五百士》,1940年完成了國畫《愚公移山》,贊譽中國民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奪取抗日最后勝利的頑強意志,A項正確;齊白石代表作《蝦》,排除B項;冼星海代表作《黃河大合唱》,排除C項;聶耳為《義勇軍進行曲》作曲,排除D項。故選A項。
10. 毛澤東說土地改革“是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繼軍事斗爭以后的第二場決戰”。這是因為它
A.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B. 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D. 徹底摧毀了我國的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毛澤東說的話,再結合所學可知,1950-1952年進行的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D項正確;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排除A項;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項;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
【點睛】本題考查土地改革的影響。
11.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鞍鋼技術革新能手王崇倫發明和改進了“萬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三年的勞動定額。這一時期出現了“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的口號。材料反映的精神內涵是
A. 樂于助人??????????? B. 嚴守紀律??????????? C. 忘我奉獻??????????? D. 生命至上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中“一年完成三年的勞動定額、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等信息,體現這一時期人們為國家工業化建設的奉獻精神,C項正確;樂于助人、 嚴守紀律、生命至上這三個精神在材料中并未體現,排除A、B、D項,故選C項。
12. 大國關系事關全球戰略穩定。20世紀70年代,中國和美國、日本關系改善主要是因為中國
A. 國際地位的提高???????????????????????????? B. 實行了對外開放
C. 推行全方位外交???????????????????????????? D. 建成了小康社會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到七十年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在這一背景下,20世紀70年代,中國和美國、日本關系改善,推動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A項正確;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了對外開放 , 并為推行全方位外交奠定了基礎,建黨一百年建成了小康社會,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
13. 只有在特定的時空框架中,才可能對歷史有準確的理解。對下圖所示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產生于北非的尼羅河流域???????????????????? B. 人類最早文明發祥地之一
C. 此地人們發明了象形文字???????????????????? D. 奧林匹克運動會源于此地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圖片可知,圖片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兩河流域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B項正確;此圖產生于西亞的兩河流域,排除A項;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是“楔形文字”,排除C項;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希臘,排除D項。故選B項。
14. 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
A. 背景??????????????? B. 過程??????????????? C. 特點??????????????? D. 影響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新航路的開辟,開始把世界連結成一個整體,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生產發展,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但是,也引發了西歐人殖民掠奪的狂潮。題干“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边@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D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辈皇切潞铰烽_辟的背景、過程、及特點,排除ABC項。故選D項。
15. 1949年4月,美國和英法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并于1955年5月接納聯邦德國為成員。蘇聯隨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國和其他東歐國家在內的華沙條約組織。這導致
A. 美蘇冷戰開始?????????????????????????????? B. 美蘇戰時同盟關系破裂
C. 兩極格局形成?????????????????????????????? D. 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949年4月,美國和英法等國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并于1955年5月接納聯邦德國為成員,蘇聯隨即成立包括民主德國和其他東歐國家在內的華沙條約組織,這導致兩極格局形成,它深刻地影響了世界,C項正確;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美蘇冷戰開始,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1949年德國分裂歐洲冷戰對峙局面形成,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6小題8分,第17小題12分,第18小題14分,第19小題11分,共45分)
16. 學習歷史要了解重要事件、人物和現象以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
①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城都護府,標志著新疆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自此以后,歷代中央政權都將西城視為故土,行使著對新疆地區的管轄權。②唐朝先后設立安西都護府和伊犁將軍府。進一步加強了中央政府對新疆地區的管轄。19世紀中后期,西北邊疆危機加劇。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收復新疆,③并于1881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維護了邊疆的穩定和國家領土的完整。1949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疆實現和平解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歷史上中央政權對新疆地區的持續性治理表明_______④(A.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華文明沃土)。
(1)對①-③處畫線部分進行判斷,正確的填"正確",不正確的填“錯誤"。
(2)在④處填合適的選項。
【答案】(1)①正確;②錯誤;③錯誤。??? (2)A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城都護府,使西域歸屬中央政權,①正確;伊犁將軍府是清朝在新疆設置的機構,②錯誤;左宗棠收復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設新疆省,③錯誤。
【小問2詳解】
根據材料,從西漢開始,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到清朝,我國與新疆一直保持行政關系,說明新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選A。
1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結合所學知識,圖1、圖2人物分別是誰?他們所處時代的學術思想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
材料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貫穿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主線,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能夠克服重重障礙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取得新的勝利最可靠的思想武器。
——趙宏宇《從百年黨史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轉載自“學習強國")
(2)結合所學知識,各舉1例闡述“革命”及“改革”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實現新的突破、取得新的勝利”。
材料三?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3)假如由你設計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題的黑板報,需要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特點寫入其中,你會寫什么?請從材料中提取。
【答案】(1)圖1:老子,圖2:孟子;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革命時期: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結合本國國情發展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并形成了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的統一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對統一全黨思想,指揮全黨行動,實習黨的政治路線,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時期:鄧小平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具體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后的難題指明了方向。???
(3)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解析】
【小問1詳解】
第一小問根據材料“萬物運行有其自然法則”可知,這是老子的思想,根據材料“民貴君輕”可知,這是孟子的思想;第二小問,老子和孟子處于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百家爭鳴,思想和學術異常繁榮,為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小問2詳解】
革命時期:毛澤東從前期革命經驗中總結教訓,結合本國國情發展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井岡山道路,并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指揮全黨行動;改革時期:鄧小平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中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的道路,這樣一條道路為解決當前和今后的難題指明了方向。
【小問3詳解】
特點:根據材料中的“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可知,特點是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18. 人類共享一個家園,各國同處-個世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嬗變】
“工業化"指的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中心的經濟向以工業和機器生產為特征的經濟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最主要的特征是,技術和組織上的變化改變了生產,帶來了生產率的提高。工業化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區的人們聯系在了一起。
——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工業化"開始于哪一國家?根據材料,概括"這個過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積極影響。
【困頓】
當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建立起來的時候,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但是,它們之間擴張與爭奪的加劇,也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
——普通高中教科書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背景。之后出現的“新的更大的沖突"指什么事件?
【憧憬】
我們要順應歷史大勢,致力于穩定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習近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的演講》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全球發展的重要意義。
【答案】(1)英國;帶來了生產率的提高,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區的人們聯系在了一起。???
(2)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
(3)有利于建立穩定的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建立多邊主義的全球治理模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當今世界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材料“工業化指的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中心的經濟向以工業和機器生產為特征的經濟轉化的過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工業化開始于英國。根據材料“這個過程……帶來了生產率的提高。工業化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區的人們聯系在了一起”可以知道,這個過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積極影響有:帶來了生產率的提高,使國際分工日益深化,把世界所有地區的人們聯系在了一起。
【小問2詳解】
根據材料中的時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這一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背景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廣義上,大幅度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工業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傳統的小作坊工業,被大工廠取代。這就讓歐美各國在多個領域上,十分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以說“新的更大的沖突"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小問3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知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建立穩定的國際秩序,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建立多邊主義的全球治理模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解決當今世界問題提供了中國方案等等。
19. 作業是理解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提高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繪制示意圖是作業的一種形式。請仔細觀察下列示意圖.按要求回答問題。
【單課主干知識總結】
???????????????????????????????????????? 圖1
(1)圖1所示制度是什么?創立者是誰?
【單元主體結構梳理】
???????????????????????????????????????????????????? 圖2
(2)圖2中①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是什么?按照示意圖結構,完成②處內容。
【跨單元專題概括】
(3)請同學們參照圖2的結構,繪制一個專題示意圖。
要求:
①從下面7個歷史事件中最少選擇3個事件,確立專題名稱,作為第一級;②以確立的
相關事件作為第二級;③以第二級中的一個事件為例,概括其重要影響,字數不超過20字,作為第三級。
【答案】(1)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
(2)一個中國的原則;祖國的統一大業大大推進了一步。???
(3)一級:中國的近代化。二級: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三級: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
【解析】
【小問1詳解】
根據所學和材料一示意圖可知,這體現了中央集權制度;秦始皇創立了這種制度。
【小問2詳解】
根據所學和材料二示意圖可知,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前提;香港、澳門回歸,使祖國的統一大業大大推進了一步。
【小問3詳解】
此問相對開放,回答符合下列要點即可,如,所選三項必須能體現同一個主題,論述時,揭示出所選史實的歷史意義,如,一級:中國的近代化。二級: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三級: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